close

前一段時間,才看完有關文革的《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本《往事並不如煙》則是有關於反右的,寫的同樣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主角是作者的父親章伯鈞及與之相交的那一群讀書人。

28.jpg

章伯鈞,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很陌生,也許對很多台灣人來說也是如此;他所屬的民主聯盟更是聽都沒聽過,但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而且不少有名的知識份子都是或曾經是它的一份子,如聞一多、李公樸,新月派的胡適、梁實秋、徐志摩、沈從文都與它過從甚密。這一批人,在當時的確是國共兩黨外的第三勢力,也都是些大知識份子,留學歐美,真正有著理想。不過,大多數中國歷史上知識份子都是受盡屈辱和飢寒,難以真正地握有實權的。因此,國民黨認為他們是中共同路人,派人殺了聞一多、李公樸、鄧演達,此後更引起他們的公憤;而共產黨在1949年以前將他們當成社會的中間派來爭取,以後則將他們列為猖狂右派份子。

所以,在台灣,我相信很少有年輕人知道這個黨派或聯盟,在大陸的年輕人也不見得知道。

我不知道這本書給別的讀者什麼感覺,關心的是否為政治;但我一直關心的都是知識份子的處境,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我認為真正的知識份子永遠都是被犧牲的那一群人。正如魯迅所說:「真的知識階級是不顧利害的」,「他們對於社會永不會滿意,所感受的永遠是痛苦,所看到的永遠是缺點」,但他的結論是:中國沒有這樣的知識階級。讀這本書,我覺得魯迅太悲觀了,中國有這樣的知識份子,只是他們都湮沒在別人告訴我們的歷史之中了。

從這群人物的身上,我看到了身為知識份子的高貴與自尊,他們也許與農民、工人一樣貧窮,但是他們對於生活的追求永遠不會等同於其他人。也許溫飽是基本的滿足,但這樣不算是真正的活著,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東挪西湊也要看戲、要吃館子、要宴客,在這些場合中,他們要身著近乎是藝術品的服裝,舉止嫻雅、雍容大方。 讀這本書,永遠是佩服,永遠也是心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往事並不如煙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