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說王安憶,之前嘗試地讀了她的小說《長恨歌》,書架上還有她的《啟蒙時代》,原本還想買《茜紗窗下》及《上種紅菱下種藕》的。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我迷上了一個作家的作品,在短時間內我一定買齊他的書,並且整天浸淫在他的文字之中;但王安憶的《長恨歌》把我給打敗了,連讀都沒讀完,書籤還夾在第四十二頁,當然,另一本《啟蒙時代》也無法令我產生翻閱的勇氣,至於《茜紗窗下》、《上種紅菱下種藕》現在應該還在出版社的倉庫之中吧! 那四十二頁的內容到底為何令我卻步呢?唯一的解釋是,描述方式太張愛玲,我想,王安憶一定不會承認,也許有些研究者也不贊同,但這是我身為資深小說讀者的感受,不用嚴密的學術論證方法,就單從語感上來看,那指東道西的樣子,真真像極了張愛玲。這可能和她上海的背景有關。

22.jpg

如果再了解我一點的,也會知道,我不喜歡張愛玲,雖然不可否認她是個厲害的小說家,但我實在無法喜歡上她,因為她總喜歡用好細膩的文字,寫周圍的環境,(即指東道西),再藉此烘托一種氛圍,有點耽美,卻有些冷酷,這種蒼涼的美感實在令我不感恭維。我喜歡稍有溫度的文字,就算是寫悲劇也得帶著一點溫情,或者乾脆是全然的可笑與諷刺,因此,相較之下,我還比較喜歡沈從文和魯迅。

再回到王安憶。張愛玲的寫法讓我難受,但我至少還能把她的小說看完,畢竟大多數是短篇的小說,那種細節的描寫不至於多至幾頁而完全沒有人物、情節出現;然而王安憶《長恨歌》是長篇小說,她就有辦法在幾頁的篇幅中全然只有上海弄堂某個清晨的細節描寫,剛開始是有畫面的,後來只想尖叫。至於她後面的情節像不像張愛玲,或者寫得如何,我現在還不知道。 這是一次Orz的閱讀經驗,照理來說我不應該會再拿起她的書,事實上很久以來我都對她的書視而不見,但不知怎地,今天會失心瘋地拿了她的《小說家的讀書密碼》。

不過,還好它是一本散文,只是談談她自己的閱讀經驗及感受。 平心而論,如果你對別人的閱讀喜好與習慣一直有著窺視的欲望,常常想知道別人都在看什麼書,為何喜歡看這些書,像我(哈~~),倒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內容並不淺薄。再加上王安憶的文字很美,就像張愛玲給人的感覺一樣,讀來自是一種享受。這倒是魯迅沒辦法達到的,魯迅的文字常給我一種醜的印象,但就像豬八戒說的「醜自醜,還有些風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

我覺得,王安憶或張愛玲的小說讀多了,在日常生活中,常不自覺地蹦出一兩句類似的描述話語,因為她們正好擅長寫日常細瑣之事,比如說我早上喝冷掉的咖啡時,腦海中竟不自覺浮現兩句這樣語感的話,美卻惡臭,因為我的腦海浮現時自己還覺得有些做作(我不打算寫出,因為那不是我的風格,只是受人影響所致),要是平日的我一定是說:「真是苦啊!還帶了點腥臭的奶味。」然後將它倒進流理台中。連我這樣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被稍稍影響,更何況從《小說家的讀書密碼》中可以看出王安憶是喜歡張愛玲的,說不定她的被影響也是不自覺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說家的讀書密碼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