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但丁俱樂部》是一本偵探小說,有以朗費羅為主的一群一八五十、一八六十年代在美國哈佛任教的教授們,他們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美國英譯本的《神曲》就是朗費羅所譯的;另外一條線索則是接二連三的兇殺案,這個殺人兇手運用但丁在《神曲‧煉獄篇》裡所見到被懲罰的「騎牆者」、「西門之徒」、「分裂者」、「背叛者」等及他們所遭遇的刑罰情況,對現實的波士頓中的法官、牧師、富商、哈佛法人財務總管及學生一一加以殺害。

23.jpg

這些教授們在一邊翻譯的過程中,發現了在他們生活的城市有人以但丁的手法殺人,為了洗清但丁及自己的名譽,也避免已然不支持《神曲》翻譯的哈佛法人再有任何藉口扼殺這部著作在美國的問世,他們設法自行糾出兇手的過程。

本書剛開始時(歌篇第一)是兩條線同時進行的,一為揭露這些學者們的《神曲》翻譯、討論,及哈佛法人與他們的矛盾;二是兩件兇殺案的發生與警方的調查情況。第二部分開始(歌篇第二),兩條線成為一條線,學者們開始調查兇殺案、同時仍進行《神曲》的翻譯工作,兇手繼續殺人。直到第三部分(歌篇第三),找到兇手,並說明兇手的背景、思想──兇手將自己看作是但丁的化身。

相信讀過西洋文學概論的、讀過《神曲》的人,一定會為這本《但丁俱樂部》所著迷,因為其中有太多《神曲》原文、但丁詩篇(義大利文);讀著這本小說,我常常想起十幾年前、文藻三年級、坐在正氣樓的教室中的自己,聽老師上西洋文學概論的課,記得我們這一組還負責報告《神曲‧煉獄篇》呢。想想時間還真快,我已經不再是十八歲的小女生了,看《神曲》也不再是為了考試,但這回我還真想回到那個時空中,再一次感受初入文學殿堂的興奮心情。

如果一定要跟《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隱字書》、《歷史學家》等書相比,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學及歷史色彩更濃,也就是更貼近歷史,只是對於小說而言,這正是一大問題,尤其是在情節中雜入如此之多的作品引用,且都暗藏玄機,如果愛看偵探小說、喜愛自己抽絲剝繭找出兇手的讀者,必定得循著這些來猜想,而這些文學文本的引用,無疑地必要、卻生澀難讀,將對小說情節的推進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這是它的特色,也是不如以上那些書好看的原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但丁俱樂部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