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獄廚房食習日記》的中文書名及內容都翻譯得很好,是有名的美食評論家韓良憶翻的,她將各式各樣不同國家廚房內的大廚聲音口吻,翻得維妙維肖,哪怕是粗話、雙關語、性暗示、笑話等都翻出精神來了,說那原本就是以中文寫出來的可能都有人相信。由於翻譯得好,書的精彩性不會因為翻譯的功力被減低。這是最基本的,但也有不少翻譯書是毀在這個階段。

11.jpg

《煉獄廚房食習日記》說的是一個紐約記者為了寫紐約的三星名廚報導,決定深入名廚的餐廳廚房當個業餘廚師,沒想到有受虐狂的記者甘願辭去穩定的白領工作,以坐四望五的年齡,進入廚房從小廚師開始做起,最後還跑遍名廚學習的義大利各家廚房深入理解當初名廚的學習過程,甚至在書的最後,他懂的比名廚還多。這本書很厚,但很好看,我常常看著看著自顧自地大笑出聲,Shawn會冷不防地從旁邊丟一句:「你白痴喔!」將我驚醒。當我還沒翻開這本書時,我也很難想像書評或書介所說的「有趣」,但只要翻個幾頁,就會著迷。

書中,雖然有個紐約的三星名廚,但當美食記者學廚藝上癮,真正踏上義大利學藝之旅後,讓我感受到一種言外之意:紐約的名廚打著義大利菜的招牌,但做的是自己風格的菜;他是老闆、是經營者,而非廚師;為了商業、為了全球化、為了效率、為了消費,將所有食物商品化,而非專心面對食物本身。而真正致力於義大利傳統的廚師們,他們不在意利潤,他們只專注於父母親傳下來的做法,手工的、沒有效率的、但是美味的做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煉獄廚房食習日記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