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是我最愛的童話故事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出版滿150

 1.jpg

國小時,我第一次讀它,整個過程超緊張,怕愛麗絲變太大、又怕她變太小,怕她被紅心皇后砍頭、又怕她回不了家,直到結束才發現是一場夢,在還沒搞不懂發生什麼事的時候,一切就結束了。我只記得這本書真奇妙,跟其他的童話故事都不一樣,原來結局可以是這樣。

18歲左右再次閱讀,直接讀英文原著,更驚訝了,因為發現裡面運用好多英文的諧音,當時搞不懂作者在搞什麼,只覺得整個故事好荒腔走板,可是還是覺得這是一部奇妙的小說,連小說最重要的情節都好像不是重點。

這次,是第三次讀它,我選了一個很可愛的版本,中文翻譯的完整原著,加上34道書中出現的食物食譜,還有色彩繽紛、古里古怪的插畫(插畫一點都不可愛,可愛就不是wonderland了)。這部作品除了完整小說外,還加入了註釋,所以英文的諧音、雙關語,惡搞經典童謠、詩歌都一一註明,而我經過了20年來文學理論、文本研究的訓練,重新複習這部經典的同時,才發現這部小說刻意在語言上造成各式各樣的錯置,使得文本中許多對話意義落空,形成一種不合邏輯謬的氛圍。

到底是1865年出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好後現代?還是,後現代其實很古典?

有人說這部小說被列為童書是一場錯誤,但分類這回事,不就是這樣嗎?端看從哪個角度來區分彼此的同異罷了。張潮《幽夢影》也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從一部童書,也可以領略箇中道理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愛麗絲吃遍仙境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