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350.JPG
今天是晚上八點的飛機,我們等於還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待在北京玩,可是飯店check out的時間是中午12點,所以我們打算早上睡到飽(其實為了避開每天早上地鐵的上班人潮,我們每天都睡到飽,依照平常的生活作息:晚上10點睡、早上7點起床,一定睡滿八小時),再慢條斯理地整理行李,早上11點再拿行李到一樓寄放,順便退房出門覓食,作為這趟北京行最後一天的開端。
這回沒遇上霧霾、運氣不錯的我們,一出門才發現,今天的天空比較灰,完全見不到之前六天的藍天,雖然不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但很明顯今天的空氣品質沒有前幾天好。原本是慶幸我們只有下午在外面活動,時間並不長,但回家整理照片發現,倘若背景跟前幾天一樣是湛藍的天空,照片一定更美。

IMG_2352.JPG

剛好,今天又是西洋情人節,所以鎖定「天壇街自助餐廳」吃buffet。(書豪吃中餐吃膩了!)(我們倆愛吃buffet是因為往往訂位的時候想吃A,但真正到了吃飯的那天可能想吃B,然後陷入兩難:是要乖乖掏錢去吃A?還是另外找一天去吃B?不過,之後還是可能再次發生同樣的狀況。不如吃buffet,裡頭什麼都有,不怕三心兩意,或忽然失去熱情。)

IMG20170214120516.jpg

IMG20170214121042.jpg

IMG20170214121311.jpg

IMG20170214122646.jpg

IMG20170214122653.jpg

IMG20170214123012.jpg

IMG20170214123901.jpg

IMG20170214124843.jpg

IMG20170214125015.jpg

天壇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穀的場所,面積是故宮的四倍。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乾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共闢有六門:(北方)祈穀壇有東天門、北天門、西天門,(南方)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

IMG_2351.JPG

雖然很多人都建議要從南門進、北門出,先參觀天壇的圜丘壇、回音壁、皇穹宇,再參觀祈穀壇的祈年殿。可是,我們是由位於天壇北邊的崇文門走來,從北門進當然比較順路,所以我們先參觀祈年殿。

IMG_2356.JPG

祈年殿位於祈穀壇中央,祈年殿共有28根楠木柱支撐,呈環狀排列,中間4根支撐最上層屋簷,象徵一年四季;中間12根支撐第二層屋簷,象徵一年十二個月;最外圈12根簷柱支撐第三層屋簷,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外層兩圈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全部28根則象徵二十八星宿。總之,所有數字都切合天象。

IMG_2361.JPG

皇乾殿平日供奉著「皇天上帝」及皇帝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祈穀大典前一日,皇帝親臨上香、行請神禮後,才由太常寺官員將牌位請至祈年殿內各神位安放。

IMG20170214140056.jpg

IMG_2363.JPG

祈穀壇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

IMG_2372.JPG

IMG_2374.JPG

在往南至皇穹宇途中,我們先轉至西側的齋宮。

IMG_2380.JPG

齋宮是皇帝在祭祀前的沐浴齋戒之所(之前故宮及地壇也都有,地壇的齋宮無法進入參觀,天壇當然要好好逛逛),共有兩重宮牆、兩道御溝環繞。

IMG_2379.JPG

IMG_2384.JPG

正殿殿內沒有樑柱,因此被稱作無梁殿,懸掛的「欽若昊天」匾是乾隆皇帝所題。

IMG_2386.JPG

IMG_2387.JPG

正殿台前有兩座石亭,左為齋戒銅人亭、右為時辰亭。

IMG_2389.JPG

IMG_2390.JPG

寢殿

IMG_2392.JPG

接著,再轉回皇穹宇。正殿中央有漢白玉雕花的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東西各有配殿,東配殿供奉日、星(太陽、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的牌位,西配殿則供奉月及雨雲風雷等諸神牌位。可見,這裡是平日供奉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的地方。

IMG_2399.JPG

西配殿月及雨雲風雷等諸神牌位

IMG_2397.JPG

 

東配殿太陽、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的牌位

IMG_2402.JPG

正殿皇天上帝牌位

IMG_2405.JPG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天心石,外鋪扇面形石塊9圈,最內一圈共9塊石塊,而每往外一圈就遞增9塊,依次以9的倍數向外延展。每層四面有臺階,各9級;欄板、望柱也都是9的倍數。

IMG_2412.JPG

不僅如此,相較於地壇都使用偶數,天壇的數字也都安排得很巧妙,維基百科說:天壇最上面一層壇面的直徑是九丈,即「一九」;第二層直徑十五丈,即「三五」;下面一層直徑二十一丈,即「三七」,如此一來,就包括了一、三、五、七、九五個「天數」(陽數、奇數)。三層壇面的直徑總和為四十五丈,不只是九的倍數,還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燎爐是用於焚化祭祀從位及配位(日、星及清朝前八代皇帝)供品的鐵爐。燔柴爐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時焚燒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品的。

IMG_2414.JPG

然後,因為南邊的神廚及宰牲亭不開放,所以我們又走回祈年殿附近,去看神廚及宰牲亭。既然是祈年殿旁的神廚、宰牲亭,就是專供明清兩朝皇家孟春(在正月第一個辛日)祈穀所使用的。
 
宰牲亭是準備祭祀用犧牲的地方。神廚則為祈穀大典備辦粢盛庶品、玉帛牲醴等30多種供品。

IMG_2419.JPG

IMG_2420.JPG

IMG_2421.JPG

IMG_2422.JPG

IMG_2424.JPG

IMG_2425.JPG

神庫則是在祈穀大典前一天,將神廚所準備好的供品盛於籩、豆、簋、簠,依各神位所需分別陳列於神庫殿上;而皇帝會親自或派官員到此查看,稱為「視籩豆」。
 
當夜,祭品由專人通過長廊送上祈年殿獻祭。

等我們看完,只能馬不停蹄地奔上地鐵回飯店,取了行李、換上比較薄的外套後,已經四點半了,趕緊再乘地鐵直奔機場而去。其實,我們抵達機場也才五點左右,提早了三個小時,可是如果再晚一點,會遇上下班人潮,我們倆帶著兩個大箱子,不論是在地鐵站內上下樓梯或擠在車廂中都會非常麻煩。

 
幸運的是,提早了三個小時,航空公司的櫃台也可以check in了,於是立刻托運了行李,輕便悠閒地吃晚餐、逛免稅店,讓這次北京行在我們的心裡留下一個非常美好的印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由行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