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鴨川荷爾摩》把奇幻加進歷史中(或者表面上是把歷史加入奇幻中),萬城目學的《豐臣公主》則完全借助歷史元素,通過小說情節,以當代的東京、關西,呼應戰國時期的德川(東軍)、豐臣(西軍)。
1615年大阪城被德川軍攻破,整座城陷入火海,豐臣秀賴、淀姬、秀賴的幼子及豐臣家所有人悉數被殺,無一倖免,德川家最後統一日本,結束了日本歷史上的戰國時代,這就是「大阪夏之陣」的最終結果。《豐臣公主》則藉由這個日本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設想豐臣秀賴的幼子並未被殺,反而被大阪城的百姓們藏匿、養育、保護,代代相傳直至現代,今日豐臣家的後裔是一個女高中生,即為「豐臣公主」,亦是書名的由來。
不過,這個「豐臣公主」並非主角,主角反而是東京來的松平,及大阪的真田幸一,前者是會計檢察官,代表的是日本政府由東京前來進行會計審查,後者肩負保護公主及「大阪國」的責任,不過這個身份卻隱藏在表面上平凡無奇的大阪燒店老闆之後,原本看似無甚關聯的兩者,卻因為「大阪國」每年以一虛設的法人機構得到政府所補助的高額經費而產生衝突,前者因查帳而發現「大阪國」,進一步又想要挖掘出後者所隱藏的秘密。
小說所設計的現代情節,其實又與歷史隱隱然相呼應:在大阪夏之陣時浴血對抗德川軍的名將,名叫真田幸村,今年的NHK大河劇「真田丸」正是以他為主角,演出他守護大阪城、豐臣家的英勇事蹟,而他的重要性表現在《豐臣公主》上,即以「真田」作為守護公主的關西代表。至於從關東來的松平,在歷史上又與德川有關,因為在大阪夏之陣與真田幸村大戰的德川派將軍,即為松平忠直,是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康,原為松平氏)。因此,1615年大阪夏之陣時,關東(東軍)的松平與關西(西軍)的真田在戰場上兵戎相向,400年後的大阪,關東(東京)的松平又與關西(大阪)的真田為了豐臣家針鋒相對;而《豐臣公主》將1615年的歷史化為小說中如浮水印一樣的標記,在現代「會計審查」的小說情節中,隱隱約約地顯現。
除此之外,通過這個秘密,小說又推展至另一層深度。這400年來,連豐臣家的後代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有的大阪男人卻都心知肚明,因為這是他們父子相傳的、不可說的秘密使命。由於父親往往在確定自己快死的時候,才會帶兒子走進地底下秘密存在的大阪國,並把大阪國的存在告訴兒子,而且一旦回到外面世界只能永遠絕口不提,所以「兒子會了解眼前的父親做了什麼樣的覺悟,也會知道父親把餘生與未來都託付給了自己。」而這也帶出了《豐臣公主》最動人的一段話:「男人通常一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時間。父子兩人往返於隧道的時間,將成為只屬於兩人的記憶,而且不會有第二次。父親在那裡說的話,也將成為不可能再聽到第二次的兩人之間的承諾。」因此,這本書所揭露的「傳承」,並非只是保護公主這樣一件事,反而是「通過我們身為人父的身份,親口告訴兒子」,此事本身就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及情感。
最後,我們發現,德川家在1615年贏得了戰爭,但經過漫長的江戶時代,仍舊被取代,而1615年後消失於歷史上的豐臣家,卻至今仍為大阪人所共同守護,並且傳承下了永遠不會消逝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