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借DVD時,看到「經過」兩字,不知道為什麼好吸引我,在未經大腦思考的情況下就取了下來,然後讀著上頭的簡介,一看到「寒食帖」三字,又讓我決定借了回家。

這是一個關於故宮的故事,三個主角都與故宮有關,女主角靜是故宮助理研究員,從小聽阿超伯說著怎麼在戰火中將國寶帶到故宮、怎麼將寶貝藏在山洞內的庫房。男主角東橫藉著訪問阿超伯寫故宮的故事,日本人島在公司的內鬥中降職,帶著與蘇軾遭貶黃州同樣的心情來到台灣,想看看「寒食帖」。

原本,我好期待這樣的故事,透過鏡頭會傳達出怎麼的意境與美好,故事可以簡單,但要有深度;結果看了之後好失望,總覺得這是一部行銷故宮的影片吧!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的解釋了。

故事有好多條線,可是每個都沒有好好的交待,比如說女主角靜一直想進入山洞庫房,好不容易進去了,就走了一趟,之後再也不提起,如果這件事真的那麼重要,怎麼可以就這樣船過水無痕?(雖然如此,電影拍到了一小段山洞庫房,對我而言,大概是本片最值回票價的一段了。)男主角東橫一直在訪問阿超伯,可是到底寫了什麼?日本人島一直渴望看到「寒食帖」原件而不可得,結果卻在離開台灣後,在台北某捷運站的展覽櫃中有展出? 總之,就電影情節而言,拉出很多條線卻沒有一條好好交待,可是如果真的是為了行銷故宮,一切又說得通了,裡面談金文、拍甲骨、談水墨山水畫、說米芾,還有故宮遷至台灣的過程,及「寒食帖」顛沛流離的命運。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倒不失為一部簡介故宮的影片,可以給外國學生看(但也要懂中文)。

看完之後,我上故宮的網站找了「寒食帖」,在電腦前一字一字地讀,讀到最後「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不禁感到非常的沉痛悲傷,可是不懂欣賞書法的我也至少可以看出蘇軾非常稚拙、不假修飾的筆法,如果說人的文字仍可以將情感密不透風地隱藏起來,不露半點痕跡,書法筆跡要將情緒藏起來更是困難幾百倍。因此,一個傷心欲絕、頹然倒地的失意文人,就浮現眼前,如果對於蘇軾之所以貶謫黃州稍有認識,更會為他掬一把同情的淚。至少我就悲傷不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過
    全站熱搜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