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也下了一整天的雨,氣象預報原本說午後會轉陰,結果只轉為陣雨而已,下雨仍佔多數時間。
德川家康
還好早上改為去兩國江戶東京博物館,原本的常設展現在在改裝,所以看不到以一道按真實尺寸比例仿製的江戶時代木製日本橋區分的「江戶展區」和「東京展區」。不過,也因此開設了一個特別展「探險!體驗!江戶東京」,把常設展一些展品移到這裡,供人參觀,因此原本能體驗的「駕籠」、人力車等也都能體驗。當然也有看不到、體驗不到的,如江戶城町、諸侯宅第、長屋等,及舉舉看消防道具「纏」,都只能等之後再來一次了。(為什麼每次旅行都會有遺憾,然後很期待下次再來呢?)
江戶東京博物館的對面就是兩國國技館,也就是相撲比賽舉行的地方,所以街上一直可以看到相撲力士,很有趣。
到兩國的另一個重點是吉良義央府遺跡,赤穗47義士來到這裡為他們的主公報仇,然後拿著頭前往淺野墓前祭奠。
芥川龍之介誕生地及其作品〈杜子春〉(那不是唐傳奇嗎?)
勝海舟的誕生地也在附近,但我們怎麼找就是找不到紀念碑。
小石川後樂園始建於江戶時代初期的寬永6年(1629),最初由水戶德川家的祖先賴房興建,庭園在設計上以池塘為中心,採用了「迴遊式泉水庭園」;建造此園時,採納了明代遺臣朱舜水的意見,引進了圓月橋、西湖堤等中國名景,就連園名也由朱舜水取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命名,所以走在園中真是處處有親切。(全日本只有小石川後樂園、濱離宮、金閣寺,被政府依據國家文化財產保護法指定為特別史蹟、特別名勝雙重指定。而我們全都去過了!)這個園林比起昨天的濱離宮、芝離宮都美,造景之用心細膩,遠勝過將軍家的別墅。金澤的兼六園,雖然也說是「迴遊式庭園」,跟這座後樂園相比,真的遜色許多。這可以說是我們去日本那麼多園林中,精緻度數一數二的。為了看它的春、秋不同風情,我們決定退休後一定要再來。
後樂園就在東京巨蛋附近,從捷運出來一定會先看到巨蛋才到後樂園,既然來了,雖然沒在看日本職棒,也要逛逛看看巨蛋,尤其整個巨蛋還包括了遊樂場、購物中心、餐廳,一次滿足一家大小的娛樂需求,太強了!冬天不是球季,巨蛋可以辦展覽,今天剛好是布料、線品等織品相關產品展,正門兩側的兩個入口,一個是以王貞治命名的、另一個是以長嶋茂雄命名。
至於人形町,這一帶居住著不少製作人形的師傅,人形也就是人偶的意思,這就是人形町地名的由來。人形町有兩座機關櫓,都位在人形町通上,形式並不相同,一是以江戶時代的町消防隊為主題,另一個則是以江戶落語為主題,12:00~19:00的整點,裡頭的人偶會出來活動報時說人形町的由來。但淋了一整天的雨,我們實在不想在雨中等待了。
「大胃女王吃遍日本」曾來人形町拍攝,見到庶民味道很濃的下町街市,我們就動了心;再加上東野圭吾的《新參者》就是以這裡為背景,連求安產的水天宮書裡都提到了。
其實人形町一帶,是江戶最早的吉原遊廓所在,現在人形町的大門通指的就是通往吉原遊廓大門的道路。1656年因為江戶市區規模的擴大,幕府下令將吉原遊廓搬遷到淺草寺後方一帶,因而有元吉原和新吉原之分。
至於甘酒橫丁的由來,則是因為明治初期在現在甘酒橫丁起點有一間名為「尾張屋」的甘酒屋(今址為玉英堂)的關係。
人形町通轉進甘酒橫丁便看到了1914年創業的森乃園,販售各種茶類,二樓設有甘味處。
森乃園旁的双葉是創業於1906年的豆腐老舖,可以買豆乳甜甜圈、甘酒霜淇淋。我們買了甜甜圈。
鳥忠的名物是親子燒,所謂的親子燒就是使用了八顆雞蛋和切碎的地雞肉製成的玉子燒,但我們去到店內時已經售完,買些雞肉串燒回飯店享用。
草加屋就是在《新參者》第一集登場的那間煎餅屋,創業於1928年。
甘酒橫丁尾有一尊弁慶像,因為江戶時代歌舞伎在此盛行,以描述源義經和弁慶欲逃至加賀國過程的《勸進帳》演目十分受歡迎,所以才立此銅像紀念。
人形町的最後一站是水天宮,創於1917年的人形燒老舖重盛永信堂就位在水天宮正對面,可是目前水天宮在修整,暫時小規模移至甘酒橫丁底。水天宮以保佑安產、育兒和求子聞名,摸摸周圍屬於自己的干支,再誠心撫摸子寶犬銅像可保佑安產、育兒和求子,沒有懷孕或育兒者也可求得家內安全和除厄。(《新參者》也有提到,但目前暫時的宮內沒有子寶犬銅像)
重盛永信堂的人形燒比較特別的造型是七福神
matsumura麵包
tukusi風鈴蒸布丁
「大胃女王吃遍日本」中看起來好吃、我們想吃的店,都買來試試。
晚餐後當然還是草莓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