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調》是大陸作家墨寶非寶的原創小說,敘述的是武周時期的李成器(寧王李憲與武則天姪女永安郡主的愛情故事,然而,我不太想用言情小說這詞來歸類這部小說,因為從我的角度來看,除了女主角不可考察外,小說情節及人物多依照歷史書寫,而本書之所以好看,便在重新串連唐玄宗登基即位的記載填補縫隙之餘,愛情還為殘酷歷史增加了那麼一點的美好。

 IMG20170728205424.jpg

談到大唐盛世,很多人會提起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相對於李世民有殺死兄弟武則天有殺死兒子的傳聞,李隆基倒是以友愛兄弟聞名置五王帳,長枕大被,與兄弟同處其間雖然他也殺了自己的三個兒子,而他的哥哥寧王李成器則因為古典小說常提及,是兄弟間最為出名的。比如說,寧王和玄宗一樣通曉音律,他善於吹笛,宋傳奇《楊太真外傳》敘述楊貴妃第二次被唐玄宗趕回娘家,原因正是楊貴妃無緣無故地拿起寧王的紫玉笛來吹奏,讓唐玄宗心裡不痛快

 

還有,本事詩敘述王維作息夫人詩,是由於寧王看中了宅邸附近賣餅人妻子之美色,將她買回家,雖然寧王對她非常寵愛,但一聽到寧王問她:「經過一年多,你還會想念前夫嗎?」女子仍完全無法回答,只是無聲落淚。後來寧王將女子送歸賣餅丈夫處。

 

開元天寶遺事》也曾講述寧王愛花之事:寧王因愛花,命人將紅絲線編為細繩,上面綴滿金鈴,再繫於花梢之上,若有鳥鵲前來時,則讓人拉動鈴鐺驅趕鳥鵲後來有名的《牡丹亭•驚夢》杜麗娘遊園見春色如許,所說的「惜花疼煞小金鈴」指的就是寧王惜花的故事。

 

因此我讀古典小說,一直認為寧王是懂音樂懂愛情的浪漫之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了。

 

不過,讀了永安調》,我忽然意識到小說中的寧王其實也是歷史上唐玄宗賜諡號讓皇帝」、賜葬惠陵、原本是睿宗長子太子的那個人。當我看到小說敘述少年李隆基在洛陽國子監與人辯論是否應該遷都洛陽時,曾說兄長李成器說過:「長安,天下之長治久安,可以想像曾為太子身為皇孫的李成器,胸懷抱負之弘大;正因為如此,當李成器經歷過武則天時代皇嗣的困境與掙扎後,更突顯他能說出「至親性命,天下不換」的可貴。

 

為什麼書名要叫永安調》?最直接也是最傻的回答就是女主角是永安郡主。但一個虛構的女主角的稱號,為什麼要叫永安?其實真正的答案仍在李成器身上。李成器從祖母武則天時代,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盛世永安」,曾為太子的他可以懷抱這樣的壯志,身為皇孫的他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想法,可是直到最後,他放棄與弟弟李隆基爭皇位,見到玄宗開創開元時期,他對永安郡主說:他已經得到他想要的了:「盛世、永安」。我看到這裡眼眶都濕了,李成器要的盛世,是要給國家百姓的,至於開創盛世的帝王,是不是自己都無所謂;所以他不只得到了永安郡主,也見到國家走向盛世。這也是為什麼我無法簡單將這本書歸為「言情小說」的原因。

 

不過,《永安調》雖然在歷史時間的脈絡下展開:從武則天時代李姓皇嗣的掙扎開始寫,然後順著中宗復辟、唐隆之變先天政變等一系列歷史的混亂殺戮,最終進入開元時期,結束小說,但真的只有愛情小說,才能成全寧王李成器的浪漫性格。

 

尤其是小說李成器對永安郡主說出:「不怕念起,唯恐覺遲,既已執手,此生不負」的誓言,哪怕政治現實讓他們如履薄冰,只能一次一次地妥協,兩個人心中都不曾放下對方。因此,當李成器有能力保護永安時,再不畏懼任何人的權勢,拔劍怒指太平公主兒子薛崇簡,說出:「凡本王拔劍所指的方向,必是西北軍血洗之地」這樣的豪語。甚至當李隆基登基即位,李成器對於永安仍然捍衛到底、絲毫不讓:「我將這天下江山讓給了他,他若再對你有分毫非份之想,豈不是欺人太甚?」

 

推薦愛看歷史小說的讀者看,這本書不寫唐玄宗楊貴妃這麼老調牙的故事,也不從武則天少女時期開始寫到老,直接聚焦在武則天晚年至唐玄宗開元元年這短短十幾年間,時間雖短則更顯得精彩;也推薦愛看愛情主題的讀者看,這本書的愛情絕不速食,非常深刻。

 

arrow
arrow

    書妝打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